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3
0
Software Development

Codetopia 新手日記:設計模式與原則的 30 天學習之旅系列 第 21

Day 21:Template Method(骨架+鉤子):一鍵啟動雨備 SOP,不再人眼對拍!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Codetopia 創城記 (21)|Template Method(骨架+鉤子):一鍵啟動雨備 SOP,不再人眼對拍!

1) 今日熱點(故事開場 & 痛點)⚡️

Codetopia 海港音樂祭的空氣,濕熱、黏稠,充滿著數萬人的汗水與期待。距離壓軸樂團登場只剩 30 分鐘,然而在應變中心的都卜勒雷達圖上,象徵暴雨的紫色區塊,正像一頭飢餓的猛獸,悄然無聲地張開了血盆大口。

控制室內一片死寂,只剩下伺服器風扇的低鳴。螢幕上的數據無情地刷新,風速、濕度、落雷機率……每一個數字都像一顆逼近的子彈。終於,一道簡潔卻沉重的指令劃破了凝重的氣氛:「執行雨備計畫,延後二十分鐘。」

決策下達了。然而,真正的風暴,才正要在人群中上演。

現場瞬間變成一場「各自表述」的災難片:

  • Roy|舞台轉場總管 的團隊,一群穿著黃色雨衣的身影在舞台上奔忙。有人在奮力鋪開沉重的防滑墊,另一組人卻在幾步之遙外,試圖解開主電源線路。(旁批:一場教科書等級的「競爭條件 Race Condition」,正在現實中上演,賭注是活生生的人命。)

  • Tara|餐車協調員 正對著無線電聲嘶力竭,她憑著一則剛收到的簡訊,指揮著 20 台餐車像貪食蛇一樣在人群中穿梭,試圖找到備援區。結果呢?官方廣播還在等正式稿,一大群聞著炸雞味而來的遊客,就這樣追著餐車跑進了死胡同。

  • 交管隊的通訊頻道更是一片嘈雜,有人回報路已封鎖,有人卻說監控剛被關閉,資訊彼此矛盾,根本兜不攏。

大家都在做對的事,但執行的次序卻是一場即興演出。通知重複發送、動線互相卡死,事後要追查紀錄更是比登天還難。

就在所有人的神經都繃到極限時,一個冷靜、清晰,甚至可以說是有點「格格-入」的聲音,切入了混亂的通訊頻道。是新到任的 Elin|SOP 稽核官,一個多數人甚至還沒見過的臉孔。

她沒有咆哮,更沒有拍任何桌子。她只是問了一個讓整個應變中心瞬間鴉雀無聲的問題:

「請問,有誰能按順序,說出我們緊急預案的五個標準階段是什麼嗎?」

長達五秒的沉默,就是唯一的答案。

Elin 讓這片沉默在空氣中發酵了一會兒,才用一種銳利的語氣,繼續說道:「各位,問題不在於你們做錯了什麼。問題在於,你們正試圖『即興演奏』一首災難交響曲。而我們需要的,是『樂譜』。一份固定、不容置疑的總譜:永遠是 Check,然後 Prepare,接著 Switch,再來 Notify,最後 Audit。至於你們各自演奏的樂器——那才是可以替換的『鉤子』。」

(是的,你沒看錯。Day 19 的調度中心和 Day 20 的狀態機都已就位,但今天,我們要用 Template Method 將這些珍珠串成一條不會斷的項鍊!)

2) 術語卡 🧭

今天的羅盤指向很明確:把「不變的流程」與「可變的細節」徹底分離。

  • GoF|Template Method:將演算法流程的骨架定義在基底類別,但將部分步驟的實作延遲到子類別中去覆寫(這些可覆寫的步驟,我們稱之為「鉤子」)。

  • EIP/EDA|Pipeline with Hooks:在訊息處理管線中,定義固定的處理階段(stage),並允許在各階段掛上可插拔的處理邏輯(hook),最終輸出統一格式的事件或命令。

  • MAS|SOP-Agent:讓所有代理(Agent)遵守一個共同的流程協定(例如:可以透過黃頁服務 DF 查詢「誰具備執行雨備 SOP 的能力」),而具體的執行細節則由代理內部的鉤子來處理。

3) 笑中帶淚(反例/壞味道)😭

讓我們把時間倒回 Elin 發問前的三分鐘,看看當時控制中心的程式碼長什麼樣子。那簡直是一場災難……

# 這段程式碼,人稱「默契驅動開發」
def run_rain_plan(area):
    # 每隊都自己寫一版 SOP,順序全靠口頭約定...
    if area.stage == "main":
        power.off("main")          # 有人習慣先斷電,夠安全吧?
        mats.deploy("anti-slip")
        api.broadcast("主舞台延後20分")
    else:
        mats.deploy("anti-slip")  # 有人卻堅持先鋪墊,效率高啊!
        power.off(area.stage)

    if area.has_foodtrucks:
        trucks.reroute("rain-zone") # 餐車先跑了
        api.broadcast("餐車改到C區")  # (旁批:又廣播一次,市民都精神分裂了)

    # 交管隊更是各自為政,完全繞過了 Day 19/20 的協調中心和狀態機
    if area.traffic_status != "paused":
        api.close_road(area)      # 直接呼叫底層 API,繞過管制
        monitor.stop(area)        # 有人執行完就閃了,根本忘了要停監控

    audit.log("done")             # (旁批:Done 是 done 了,但誰先誰後?根本無法審計!)

壞味道分析:這段程式碼的氣味,就像把濕襪子忘在健身房包包裡三天一樣濃烈。流程骨架完全外洩步驟順序天馬行空、更致命的是,它與我們之前辛苦建立的 State/Mediator/Command 機制完全失聯,導致任何操作都無法回放、無法補償、無法審計。這正是 Template Method 要解決的核心痛點!

4) 王牌出手(核心觀念/邊界)👑

一句話概括:把像「啟動雨備」、「貴賓車隊進場」、「延後開演」這類執行階段固定、但細節各異的流程,抽象成一個 SOPTemplate.run()不可變骨架。至於每個場景的具體動作,就交給子類別去覆寫各自的「鉤子 (hook)」吧!

  • 何時用 (When to Use)

    • ✅ 當你有一個多步驟的演算法,且步驟的順序是穩定不變的

    • ✅ 流程中的大部分步驟都相同,只有少數幾個步驟需要客製化實作。

    • ✅ 需要在流程的特定時點(如開始、切換、通知、回滾)建立一致的審計點或日誌

  • 何時不要用 (When NOT to Use)

    • ⛔ 如果你只是想在單一步驟中切換不同的演算法,那用 Day 15 的 Strategy 模式 就夠了,殺雞焉用牛刀。

    • ⛔ 如果流程的重點是多個物件之間複雜的互動協調,請讓 Day 19 的 Mediator 模式 擔此重任。

    • ⛔ 如果這是一個需要跨越數小時甚至數日的長交易流程,那應該考慮更穩健的 Workflow Engine 或 Saga 模式。

  • 與 Day 17/19/20 的協同作戰: Template Method 負責定義「劇本的起承轉合」。劇本中的具體「動作」,我們透過 Command 發出,確保可撤銷;跨部門的「溝通」,交給 Mediator 處理;而關鍵的「狀態轉移」,則由 State 機器來守門,徹底告別 if/else 叢林。

5) 導播切景(三層並置圖)🎬

導播,鏡頭拉一下,給我們一張三層並置的全景圖!讓總設計師看看,這個 SOP 骨架在微觀、中觀、宏觀三個層次上是如何對齊的。

視角 觀念/模式 在城市的說法
微觀(GoF) Template Method (基底類定義骨架,子類覆寫鉤子) SOPTemplate 類別與 RainSuspendSOP 等具體實作
中觀(EIP/EDA) Pipeline with Hooks (固定階段+可插拔處理) 事件處理管線:preCheck → prepare → switchOver → notify
宏觀(MAS) SOP-Agent (代理遵守共同流程協定,細節由內部鉤子處理) 具備 RainSOP 能力的代理,遵循統一協定啟動雨備

微觀(GoF)|UML 類圖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1005/20178500qWJuCdFO0m.png

中觀(EIP/EDA)|流程圖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1005/20178500hWN0wY1XZd.png

6) 最小實作(Python 風 pseudo)💻

這就是 Elin 提出的那份 SOP 藍圖,經過首席架構師的校準後,變得更加強韌。注意骨架是如何透過 try...finally 確保審計閉環,並將補償邏輯收歸中央。

from abc import ABC, abstractmethod
from typing import final
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

class PreconditionError(Exception): pass
class NotificationError(Exception): pass

class SOPTemplate(ABC):
    @final  # 靜態型別檢查器會警告,但執行期仍可覆寫,需靠測試來保障
    def run(self, ctx, area, run_id=None):
        run_id = run_id or ctx.new_run_id()
        ok = False
        self._audit("SOP.Start", area, run_id)
        try:
            # 鉤子 1: 前置條件檢查
            self.preCheck(ctx, area)

            # 鉤子 2: 準備階段,僅暫存命令,尚未提交
            self.prepare(ctx, area, run_id)

            # 鉤子 3: 事務邊界,提交命令 + 狀態轉移
            self.switchOver(ctx, area, run_id)
            ok = True  # 核心領域狀態變更完成,後續的通知失敗不應觸發回滾

            # 通知是外部副作用,應獨立處理失敗
            try:
                self.notify(ctx, area, run_id)
            except Exception as ne:
                # 記錄通知失敗,並將其排入重試佇列,但不影響核心流程結果
                self._audit("SOP.NotifyFail", area, run_id, error=str(ne))
                # 以部分套用固定通知參數,確保重試時使用相同 ctx/area/run_id
                ctx.notifier.retry(run_id, partial(self.notify, ctx, area, run_id))

        except Exception as e:
            # 任何核心流程的錯誤都會觸發中央補償機制
            self._compensate(ctx, run_id)
            self._audit("SOP.Error", area, run_id, error=str(e))
            raise
        finally:
            # 無論成功或失敗,都會確保審計閉環
            status = "OK" if ok else "ERROR"
            self._audit("SOP.End", area, run_id, status=status)

    # --- 鉤子 (Hooks): 子類必須實作的核心擴展點 ---
    @abstractmethod
    def preCheck(self, ctx, area): ...

    @abstractmethod
    def prepare(self, ctx, area, run_id=None): ...

    @abstractmethod
    def switchOver(self, ctx, area, run_id=None): ...

    def notify(self, ctx, area, run_id=None):
        # 預設為空操作,子類可選覆寫
        pass

    # --- 基礎設施 (Infrastructure): 不應被覆寫的內部方法 ---
    @final
    def _compensate(self, ctx, run_id):
        # 以已成功命令堆疊的逆序,逐一執行對應的補償命令
        print(f"Infra: Rolling back executed commands for run_id: {run_id}")
        ctx.compensator.rollback(run_id)

    @final
    def _audit(self, evt, area, run_id, **extra):
        # 審計日誌固定 schema:{evt, run_id, area, ...extra}
        ctx.audit.log(evt, area, run_id, **extra)


class RainSuspendSOP(SOPTemplate):
    def preCheck(self, ctx, area):
        # 增加對 None 的防禦性處理,避免 TypeError
        lvl = ctx.weather.rain_level(area)
        if lvl is None or lvl < 2:
            raise PreconditionError(f"Rain level not critical or unavailable: {lvl}")

    def prepare(self, ctx, area, run_id=None):
        # 將命令「暫存」到上下文中,等待 switchOver 階段提交
        ctx.stage_command("DeployMats", area, idempotency_key=run_id)
        ctx.stage_command("PowerOffStage", area, idempotency_key=run_id)

    def switchOver(self, ctx, area, run_id=None):
        # 設計註解:此處 commit 與 state handle 需藉由 Outbox Pattern 或
        # 同一資料庫交易來確保「觀察到的一致性」。
        ctx.commit_staged_commands(run_id)

        # 帶上 expected_ver 以處理併發競爭 (與 Day 20 的狀態機設計合拍)
        # 若版本不符則拋出 StaleStateError,由上層決定重試或丟棄
        ctx.state.handle("rain_alert", area=area, expected_ver=ctx.state.version_of(area))

    def notify(self, ctx, area, run_id=None):
        # Mediator 端應以 run_id 做去重,避免因重試導致重複廣播
        ctx.mediator.broadcast(f"雨備啟動,{area} 區域活動延後20分鐘", correlation_id=run_id)

看到了嗎?Template Method 就像一個稱職的專案經理,它只負責定義「該做什麼」以及「按什麼順序做」,而把「具體怎麼做」的權力下放給最專業的團隊。

7) 反模式紅旗 🚩

即使是好的模式,也可能被誤用。在 Codetopia,我們對這些「壞味道」特別敏感:

  • 🚩 骨架不骨架:如果基底類別的 run() 方法沒有被宣告為 @final 且缺乏測試契約保護,讓子類可以輕易地改變步驟順序或提早 return,那這個骨架就形同虛設了。

  • 🚩 鉤子滿天飛:把演算法的每一步都做成鉤子,以為這樣最靈活。結果是,你根本沒有一個共同的流程,只是換個方式寫了一堆義大利麵。鉤子應該是「少數但關鍵」的擴展點。

  • 🚩 違反里氏替換原則 (LSP):子類在覆寫鉤子時,改變了前置條件或拋出了基類未預期的錯誤,導致上層呼叫者無法在不改變程式碼的情況下安全地替換子類。

  • 🚩 把 Mediator/State/Command 的職責寫進子類:讓 RainSuspendSOP 自己去處理複雜的跨部門協調、狀態管理、命令派發,這等於是又回到了那個緊密耦合的地獄。(正確做法:應該是透過注入的 ctxservice 物件來呼叫這些外部服務)。

8) 城市望遠鏡(升維)🔭

將視角拉高,Template Method 不僅僅是幾個類別的合作。在更宏觀的架構中,它化身為:

  • EIP Pipeline:一個以固定 stage(例如:驗證 → 預備 → 切換 → 通知 → 審計)為骨架的訊息處理管線。每個 stage 的具體實現,可以對應到不同局處的 Adapter,而所有副作用都以標準化的命令訊息發出(最好還帶上 idempotencyKey / run_id 防止重複執行)。

  • MAS 協定:在多代理系統中,黃頁服務 (DF) 會公開哪些代理具備 supports: RainSOP | VIPConvoySOP 的能力。協調者代理會按照 SOP 骨架的順序發布意圖(如 request-prepare),並等待接收到「階段完成」的事件回報,一旦失敗,則派發補償命令。

9) ✅ 回到現場(同一組驗收)

現在,讓我們回到那個混亂的音樂祭現場。

Given 雷達偵測到雨勢已達雨備門檻,

When Elin 冷靜地對主舞台區域執行 RainSuspendSOP.run(),

Then:

  1. preCheck 鉤子檢查通過。

  2. prepare 鉤子將鋪設防滑墊和斷電的命令暫存。

  3. switchOver 鉤子原子性地提交命令,並將系統狀態安全地轉移至 rain_alert

  4. notify 鉤子被觸發;即使通知服務暫時失敗,核心流程狀態也不會被回滾,只會記錄錯誤並排入重試。

  5. 無論成功或失敗finally 區塊都會確保執行 SOP.End 審計,達成日誌閉環。

  6. 若中間任何一步失敗,中央補償機制 _compensate 會被自動調用,依序回滾已執行的命令。

  7. 若使用同一個 run_id 重複執行,系統應具備冪等性,不會產生重複的副作用。

這套流程,完美地將 Day 20 的 entry/exit 呼叫收斂為一個可複用、更強韌的骨架。混亂,終結於此。

10) 測試指北 🧪

要確保這套 SOP 萬無一失,品保團隊提出了以下測試策略:

  • 骨架序列契約測試:對 SOPTemplate.run() 進行測試,使用 Mock 或 Spy 物件來打桩 (stub),並斷言 preCheckprepareswitchOvernotify 的呼叫順序是固定不變的。

  • 鉤子覆寫行為測試:針對 RainSuspendSOP 這樣的具體子類,驗證它的 switchOver 鉤子是否確實呼叫了 State 物件的 handle 方法;並驗證在模擬失敗時,中央補償器 _compensate 會被調用。

  • 整合回放測試:建立一個基於固定時間基準和假事件匯流排 (Fake Event Bus) 的整合測試,重放一次從「正常 → 失敗 → 補償 → 恢復」的完整日誌,確保整個流程的可審計性。

  • 冪等性測試:使用同一個 run_id 重複呼叫 run() 方法,驗證系統不會產生第二份副作用(例如:不會重複發送命令)。

  • 補償順序測試:刻意在流程的第 N 個步驟製造失敗,驗證補償機制是否按照已成功步驟的逆序來執行回滾。

11) 鄉民出題(動手/二選一)❓

總設計師,換你出手了!身為 Codetopia 的大腦,下面這兩個挑戰你選哪個?

  1. 實作題:除了雨備,貴賓車隊的到來也需要一套嚴謹的 SOP。請為 VIPConvoySOP 設計它需要覆寫的鉤子:

    • preCheck 鉤子需要確認貴賓動線已完全清空,若否則拋出 PreconditionError

    • prepare 鉤子需要暫存預留交管資源的命令。

    • switchOver 鉤子需要提交命令,並將交通狀態切換到一個 Active → EmergencyPaused → Resume 的受控時間窗口(記得帶上 expected_ver)。

  2. 二選一設計題:假設氣象系統不穩定,在 10 秒內反覆發出「下雨—停了—又下雨」的觸發信號,導致雨備 SOP 不斷被「啟動-停止-啟動」。你會:

    • A. 堅持 Template 骨架,在 RainSuspendSOPpreCheck 鉤子裡增加一個抑制器(debounce)條件來過濾掉抖動信號。

    • B. 保持 Template 不變,把去抖動的邏輯下放到更底層的 State 或 Mediator 層去處理。

    你選 A 還是 B?為什麼?(提示:思考一下不變的骨架可變的觸發條件應該在哪個層次被分離。您的技術建議已暗示 B 是更穩妥的實務解!)

12) 結語 & 明日預告 🌆

今日核心:把「大家各做各的對」,昇華為「一起照著同一套流程做對」。

今天我們用 SOP 骨架馴服了流程的混亂,但如果我們需要在不修改 SOP 本身結構的前提下,為它加上各種花式的審計報表(例如:計算耗時、導出 PDF、產生 JSON…)該怎麼辦呢?

明日預告:Day 22|Visitor(外掛行為)—— 在不修改資料結構的前提下,替你的 SOP 審計報表,加上百變的計算與導出能力!

13) 附錄:ASCII 版圖示

為了確保在不支援 Mermaid 渲染的環境中也能正常閱讀,以下提供文中圖表的 ASCII 替代版本:

🏗️ Template Method 類別結構圖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SOPTemplate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<<abstract>>           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+ run(ctx, area, run_id) 【final】  │
│ # preCheck(ctx, area)   【abstract】│
│ # prepare(ctx, area)    【abstract】│
│ # switchOver(ctx, area) 【abstract】│
│ # notify(ctx, area)                │
│ # _compensate(ctx, run_id)  【final】│
│ # _audit(evt, area, ...)    【final】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▲
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        │         │         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┐ ┌▼──────┐ ┌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RainSuspendSOP│ │VIPSOP │ │DelayStart │
│              │ │       │ │    SOP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+preCheck()   │ │+...   │ │+...       │
│+prepare()    │ │       │ │           │
│+switchOver() │ │       │ │           │
│+notify()     │ │       │ │    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繼承關係說明:
- SOPTemplate 定義不可變的骨架流程
- 子類別覆寫 abstract 鉤子方法
- final 方法保護核心流程不被修改

🔄 SOP 執行流程圖

    開始 SOP 執行
         │
    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┐
    │preCheck │ ◄─── 鉤子1:前置條件驗證
    │(Hook 1) │
    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│ 通過
    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┐
    │ prepare │ ◄─── 鉤子2:準備階段(暫存命令)
    │(Hook 2) │
    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│
    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┐
    │switchOver│ ◄─── 鉤子3:核心切換(提交+狀態轉移)
    │(Hook 3)  │
    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│ 成功
    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┐
    │ notify  │ ◄─── 鉤子4:通知(允許失敗,不回滾)
    │(Hook 4) │
    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│
    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┐
    │結束審計  │ ◄─── 固定:記錄 SOP.End
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異常處理路徑:
    任何步驟失敗
         │
    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    │ _compensate  │ ◄─── 固定:中央補償機制
    │   (回滾)      │
    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│
    ┌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┐
    │錯誤審計  │ ◄─── 固定:記錄 SOP.Error
    │  結束   │
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🏙️ 三層架構對應圖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  宏觀(MAS)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│
│  │SOP-Agent-A  │    │SOP-Agent-B  │    │Coordinator  │  │
│  │支援RainSOP  │◄──►│支援VIP SOP  │◄──►│   Agent     │  │
│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│
│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協定遵循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中觀(EIP/EDA)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Pipeline: preCheck → prepare → switchOver → notify     │
│  ┌─────┐    ┌─────┐    ┌─────┐    ┌─────┐    ┌─────┐  │
│  │Stage│───►│Stage│───►│Stage│───►│Stage│───►│Audit│  │
│  │  1  │    │  2  │    │  3  │    │  4  │    │ End │  │
│  └─────┘    └─────┘    └─────┘    └─────┘    └─────┘  │
│     ▲          ▲          ▲          ▲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可插拔Hook處理邏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實作細節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微觀(GoF)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SOPTemplat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│
│  │ final run()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try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  this.preCheck()    // Hook 1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  this.prepare()     // Hook 2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  this.switchOver()  // Hook 3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  this.notify()      // Hook 4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} catch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  this._compensate() // 中央補償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} finally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  this._audit()      // 審計閉環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  }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│ }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│
│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🚦 雨備 SOP 執行示例

音樂祭現場:暴雨警報!

時序圖:
Elin ──┐
       │ 1. 啟動 RainSuspendSOP.run()
       ▼
SOPTemplate ──┐
              │ 2. 呼叫 preCheck()
              ▼
Weather API ──┐
              │ 3. 回傳雨量等級 = 3 (通過)
              ▼
SOPTemplate ──┐
              │ 4. 呼叫 prepare()
              ▼
Command Store ┐
              │ 5. 暫存: DeployMats, PowerOffStage
              ▼
SOPTemplate ──┐
              │ 6. 呼叫 switchOver()
              ▼
State Machine ┐
              │ 7. 狀態:normal → rain_alert ✓
              │    命令:提交到執行佇列 ✓
              ▼
SOPTemplate ──┐
              │ 8. 呼叫 notify()
              ▼
Mediator ─────┐
              │ 9. 廣播: "雨備啟動,主舞台延後20分"
              ▼
Audit Log ────┐
              │ 10. 記錄: SOP.End, status=OK
              └── 🎯 任務完成!

若第7步失敗:
   ├─ _compensate() 回滾已暫存的命令
   ├─ _audit() 記錄 SOP.Error
   └─ 拋出異常給上層處理


上一篇
Day 20:State(狀態機/號誌)—— 臨時交管的「紅黃綠」會說話
下一篇
Day 22:Visitor (訪客模式):十分鐘產出三份報表,不動原物件!
系列文
Codetopia 新手日記:設計模式與原則的 30 天學習之旅2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